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自動化、快節奏、充滿樂趣的生活方式,對家居品質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居住環境安全化、舒適化,家居生活人性化、智能化。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安裝有智能家居系統的居住環境,將眾多家用設備受控于智能系統為智能家居系統集成,是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等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備集成。在不遠的未來,智能家居系統集成對社會的貢獻值將遠遠大于智能家居系統本身。
近年來,智能家居系統的銷售數量呈現上升的勢頭,智能家居市場的概念產品從南方沿海地區和內地大中型城市已經輻射到西部地區。另外,2011年我國出臺《物聯網"十二五"規劃》,把智能家居列入國家重點發展和扶持的對象,2013年國務院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物聯網應用,未來我國智能家居將迎來需求高峰期。
本文嘗試通過以下幾個方向分析智能家居行業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從安防角度看智能家居行業現狀
智能家居最早興起于國外,進入我國也只有十幾年的歷史,經過這十幾年的艱難長跑歷程,目前智能家居在我國已初現端倪,消費者對其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度。
就行業發展來說,率先涉足智能家居市場的企業多為安防從業者,有其行業局限性。如燈光控制,安防企業擅長弱電,一般使用直流繼電器,單路負載較低,一般不超過20瓦,照明壓力偏大,限制了適用范圍。同一環節,歐美品牌多使用交流接觸器,單路載荷最低也能負擔1000瓦。
另一方面,安防業使用入侵探測器,就安防功能來說,識別入侵與否是主要訴求。直接套用至智能家居則不能滿足需求,智能家居強調存在感知,除了防范入侵,對用戶的出或入、房內有人與否都應對系統有反饋。對此,需要探測器具有入侵探測以外的微動、存在判斷等功能。目前,國內掌握存對探測技術的企業為數不多。
不同于歐美家居用戶的自裝自維護習慣,目前我國智能家居市場主要面向高端住宅,用戶更關心使用效果,傳統的安防式服務,響應周期長,系統人為干預多,都極大的降低了產品美譽度,智能家居企業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合資源,優化設計、安裝、維護環節。
安防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規?;氖袌霏h境,低劣產品也有相當市場。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市場確實需要大量低價劣質產品,大量的市場需求進一步降低劣質產品的成本,更多的競爭也進一步加劇以品質換成本的程度。而且,不同于一般消費品,電子產品從外觀很難判斷產品優劣。很多低劣產品外殼新穎,電路板光鮮,看著也沒什么問題。但最重要的元器件品質才是成本關鍵,用戶憑外觀很難判斷。對此,從業相關者也自然心知肚明,壞了保修,態度良好。問題在于保修期外,某些產品所謂保修期亦即設備壽命期,保內修修補補尚堪使用,過保就面臨大量設備故障高發,設備穩定度低下,修也不是不修也不是。而很多用戶必須使用安防設備,買了壞,壞了修,過保再買,重復著惡性循環。在安防行業,此種無奈確實存在。
智能家居市場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安防式低劣產品并不適用。首先,從產量上來說,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并無安防市場那么大的體量,無法有效攤薄成本,所謂低價策略沒有明顯優勢。其次,不同于安防相對簡單成熟的結構,智能家居市場,國外競爭者的存在拉高了技術門檻,低劣產品無法滿足設備功能需求。再次,目前智能家居用戶以高端個人用戶居多,訴求強烈,隨壞隨修的模式并不能滿足此類用戶的要求。近幾年智能家居市場腳步明顯放緩,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企業注意到了這些問題,投入更多精力優化系統,改良設備。
二、行業發展趨勢:產業化的專業分工將逐漸形成
目前智能家居產業缺少頂層規劃設計,品牌聚集度不高,生產規模一直沒有實現產業級量產。智能家居產品生產業態復雜,涉及技術類別多,而安防企業現有技術雖有共通性,但并不適應智能家居的技術要求。近年市場的反應也表現出,高歌猛進的產品更新已明顯放緩。當今智能家居行業并沒有支柱型企業,各企業研發的功利性也過強。當自身的業態不能滿足產品需求時,合作便成為一種互贏的模式。產業化的專業分工協作將從以下幾個熱點單元展開:
(一)主控軟件單元
智能家居的平臺軟件多為自家研發,即誰的產品誰提供軟件。絕大多數軟件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完成度并不高。主要體現在:功能單一,擴展功能差或不存在;設計缺乏人性化,操作繁瑣;穩定性存疑,BUG多。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加大投入,用心做好軟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現成資源或者模塊化分攤開發。隨著時間的推進,硬件設備越發功能強大成本低廉,智能家居平臺運行現有的成熟操作系統(如手機操作系統)并不困難,一次性解決兼容性、擴展性問題。另外,也可在聯盟下分模塊開發專業軟件,規范硬件條件,量身定制,系統效率更有保證。
(二)控制顯示單元
核心控制與中心顯示是有機的一個整體,控制意圖通過中心顯示來表述,人性化控制方案的取舍也是靠操作中心顯示屏來實現。這兩部分缺一不可,切分二者表面看僅為不便,實則傷筋動骨。
(三)探測通訊單元
在國外成熟的安防市場中不乏以探測器為強項的知名廠商,探測器的研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智能家居的探測器并不滿足于運動探測,存在探測是發展方向,這方面不能走成本優先的老路,只有生產出優質可靠的產品,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四)末端執行單元
末端執行單元的市場作用及容納能力是最強的。它可以提升產品美譽度,不斷滿足人們對智能家居生活的需求,核心末端執行單元可由單一企業自身生產完成,周邊末端執行單元的產品開發則可能需要眾多的小微企業來完成。一個細小的發現也許就能滿足家居生活的需求,眾多小發現就會派生出大商機。
基于智能識別的人員出入管理技術將替代傳統安防人工設撤防方式
安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從美國引入安防報警設備以來,不論有線、無線方式都需要人為干預系統,人工設撤防來管理系統,雖說近年有遠程管理和ID、IC卡技術出現,但由于簡單、可靠、低成本一直使人工手動設撤防方式雄霸國內外安防業半個世紀至今似乎無法撼動。
所謂手動設撤防即為,將安防等級分為外出、在家、睡眠等場景模式,外出級為全探測模式,觸發任意探測器就發送報警信號;在家級關閉全探測器,無報警;睡眠級只啟動窗邊的探測器,室內探測器不啟動。使用過程中,通過手動操作切換各種模式,人為干預是系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歸根結底,這是因為系統缺乏狀況判斷能力,無法區分侵入者和用戶,需要借助人智劃分使用時段,場景模式下,觸發相應探測器即為報警。雖然從邏輯上來說,這樣也能滿足安防需求,但也變相綁架了用戶,轉嫁誤報風險。以外出、在家、睡眠三模式來說,用戶需要進門切換在家模式、睡覺切換睡眠模式,出門切換外出模式,誤操作、漏操作都將直接導致誤報。對于博物館類的公共設施,安防作為工作的一部分,運用此法倒也無妨,但對于一般家庭用戶,顯然要求過高。 此類所謂智能安防,著實智能有限。
基于智能識別的人員出入管理技術的核心理念為排除人工操作,獨立負擔全天候的系統運行。取消設撤防概念,系統統一判斷上傳的探測器信息,區分用戶、訪客、入侵者。具體分為:進戶環節,通過滾碼流、利用遠距離RFID等技術判斷用戶為合法,合法用戶從入戶門帶入的人員為訪客,通過紅外或視頻判斷對訪客計數,除此之外即為侵入者。戶內環節,窗戶等與外界接觸部位,裝設方向性紅外幕簾探測器,室內向窗戶方向的啟始運動為合法,不報警;室外向室內方向的啟始運動為非法,報警。至此,傳統安防環節完成,用戶并不需要刻意進行操作,與普通住戶無異。通過此系統,還能拓展智能化相關功能,如背景音樂跟隨播放、基于人數的新風功率控制、中央空調的智能開啟和關閉等等。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至今,好高騖遠的風氣已漸漸淡化,華而不實的功能,繁瑣的操作頻繁考驗著本就不高的系統穩定性。所幸,多數從業者逐漸回憶起智能家居的初衷,為用戶提供更便捷舒適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簡化的操作、更貼心的服務。穩步發展不冒進,加大資金投入,重視研發的企業將大有作為,科幻電影般的智能家居生活就在不遠的將來。
全國服務熱線:18678671861
銷售熱線:0546-7768110
總機電話:0546-8098110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